近年來,一些城市居民一邊向電信企業(yè)投訴小區(qū)通信信號不好,一邊又畏懼基站輻射,阻止建站,甚至集體抗議,我國通信建設經(jīng)常遭遇兩難的尷尬局面?;据椛涞降讓θ梭w有沒有危害呢?
走近電磁輻射:其實它無處不在
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發(fā)核泄漏危機后,有關“核輻射”的話題曾經(jīng)在國內引發(fā)過一陣恐慌。在網(wǎng)絡上,更是時不時會有微博爆料,用視頻甚至現(xiàn)身說法的方式揭示各種所謂的“輻射”的危害,其涉及的產品類型五花八門——電磁爐輻射導致孕婦小產、無線路由器輻射讓植物不發(fā)芽、移動通信基站輻射會導致腦瘤……我們暫且先不討論這些說法是否科學準確,但我們得真正了解,而不是盲目地談“輻射”色變。因為在我們的周圍,每時每刻都有輻射的存在。
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輻射,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,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(-273.15℃)以上,都會有輻射。因此,實際上自然界中任何物體都存在輻射,都是輻射源。
讓我們來看看日常生活環(huán)境中,到底哪些方面存在輻射:
家用電器:電視、電冰箱、空調、微波爐、吸塵器、電吹風等;
辦公設備:手機、電腦、復印機、電子儀器、工業(yè)科研醫(yī)療設備等;
周邊環(huán)境:高壓線、變電站、電視(廣播)信號發(fā)射塔等;
自然環(huán)境:地球熱輻射、太陽熱輻射、宇宙輻射、雷電等。
甚至,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熱輻射源。幾乎人們使用的每一件電器都有電磁輻射,人們的生活已經(jīng)離不開這些家用電器,但卻并未因為使用它們而使身體受到傷害。
輻射要分類:電磁輻射沒那么可怕
輻射大致可以分為非電離輻射及電離輻射兩類。一般來說,非電離輻射(例如光線及無線電波)的能量較低,不足以改變物質的化學性質。相反,電離輻射(例如α粒子及β粒子等物理粒子)有足夠的能量使原子中的電子游離而生成帶電離子。這個電離過程通常會引致生物組織生成化學變化,因而對生物構成傷害。一般所指可引起傷害的輻射,就是電離輻射。 基站輻射是普通電磁波輻射(非電離輻射),與廣播、電視信號等是一樣的,對人體影響非常小。
為了保護人民的健康,世界各國對于電磁輻射都規(guī)定了強度標準,要求公共設施的輻射強度必須低于這個標準值。在低于這個標準值以下的環(huán)境中生活,是不會影響人體健康的。
我國通信基站產生的輻射是什么樣的水平?據(jù)了解,目前國際非電聯(lián)輻射委員會(ICNIRP)給出的限制為每平方厘米1000微瓦,而我國的標準為40微瓦。因此,我國電磁輻射的標準要比國際標準嚴格得多。
各國電磁輻射標準 |
|||
國家 |
單位:uW/cm2 |
倍數(shù) |
|
中國 |
40 |
/ |
|
國際非電離輻射委員會 |
900 |
22.5 |
|
香港電信管理局 |
900 |
22.5 |
|
歐洲電子技術標準委員會 |
900 |
22.5 |
|
日本郵政省電信技術委員會 |
1000 |
25 |
|
澳大利亞 |
200 |
5 |
|
美國FCC(1982) |
3000 |
75 |
|
|
根據(jù)一起雜志報道,目前香港已經(jīng)成為了全球聞名的長壽之都,人均壽命排名全球第二,百歲以上的長者有1500多人,65歲以上的人口約達百萬左右,可見身體健康與電磁波輻射沒有必然的影響聯(lián)系。
上一篇:科學認知基站輻射
下一篇:中國聯(lián)通大幅下調國際漫游費